- 厦门市湖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我院“海洋知心”志愿服务队共同开展海洋科普义教活动
- 作者:黄文旭 来源:航海学院 发布时间:2025-09-29 08:46 阅读:次 字体【 大 中 小 】
9 月 13 日下午,我院团总支书记吕文庭老师带领15 名 “海洋知心” 义教服务队志愿者,前往厦门湖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拥有 “邻好呀” 文明实践品牌的厦门市湖里区金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社区居民开展海洋文化科普义教活动。
这场充满互动与温度的科普活动,不仅为厦门国际海洋周的到来增添了氛围,更与金安社区实践站 “服务居民、联结邻里” 的理念相呼应,让 “关爱海洋、守护蓝色家园” 的理念通过绳结技艺的传授,在社区教育中悄然萌芽。
“打造蓝色发展新动能共筑海洋命运共同体”——海洋文化科普宣传活动进社区
开启海洋探索之旅
活动起初,航海学院志愿者向孩子介绍 “海丝结”,用 PPT 演示与风趣讲解,简述其由来、用途及绳结编制过程,还与小朋友互动提问,让孩子在轻松氛围中触摸海洋文化脉络。
接着,志愿者解读绳结历史,以图文展示渔绳结在古代航海与渔业中的作用,再用实物教孩子认识 “瓶口结”“水手结”“团圆结”。动手环节,孩子兴奋持绳跟学打结;家长受感染加入,亲子协作编织。绳线变紧实绳结时,现场惊叹连连,众人专注创作、交流技巧,既提升动手能力,又增进亲子与邻里情。
参与孩子难掩兴奋:“学会水手结、海丝结编法,还懂了古人航海智慧,非遗真有趣!” 航海学院志愿者见孩子求知与快乐模样,价值感与责任感油然而生。他们表示,后续将策划更多海洋科普活动,持续走进社区、小学,用航海特色文化为孩子种下海洋强国的种子,为社区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知识拓展:
渔绳结是历经千年的航海非遗技艺,过去在渔业生产中普遍运用,依靠渔民口头传授得以延续,它抗晒耐用、易结难解,是古人与海洋打交道的 “智慧结晶”。而海丝结则由渔绳结改良而来,在保留实用属性的基础上,外形更精巧美观、牢固可靠,既能用于日常收纳、装饰等需求,又是饱含海洋韵味、极具观赏性的工艺佳作,成为连接传统航海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