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 【三下乡】探“一港一村一岛”,走习近平海洋强国之路——航海学院“海洋蓝,同心圆”团队赴多地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07 18:28 阅读:次 字体【
  • 2020年暑期,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航海学院“海洋蓝,同心圆”实践队在林珊仟、吴新程和杨阿妮老师的带领下,厦门港、石城村和南日岛,开展“探‘一港一村一岛’,走习近平海洋强国之路”实践活动。


    1985年,习近平来到福建工作的第一站就是厦门。当时,他提出发展自由港的目标定位,对厦门今天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三十余载过去,厦门港飞速发展,跃居集装箱吞吐量超千万标箱的全国第七大港。“古海丝”始发港如何在现代改革大潮中奋勇前行的?带着崇敬的心情,实践队一行首赴“一港一村一岛”中的厦门港。

    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带领大家来到“厦门国际航运科创中心”。队员们为操作员用手轻轻推动操控杆,已然完成一台桥吊卸船的操作所震撼,以往需在烈日曝晒完成的操作过程,只需电脑前通过桥吊远程控制系统即可轻松完成。自动化桥吊、龙门吊、智能闸口等码头“黑科技”,让传统的码头焕发出勃勃生机。作为“一带一路”海陆交通枢纽的厦门港,凭着先试先行的开放政策和改革创新的拼搏精神,正朝着习近平总书记确立的发展方向大步前进。


    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上海岛、进渔村、访渔民,深入调研海洋经济。他说,发展海洋经济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莆田是海洋资源大市,9月4日,团队来到莆田市的石城村,调研当地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同时宣传海洋文化,展示学院特色的海丝结工艺、传播消防安全知识、急救知识等


    石城村沿海而建海洋可再生能源业是莆田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一大路径海上风力发电机将海风变成了“绿色能量宝库”。此外,团队还参观了莆田博物馆,了解了妈祖文化。


    9月5日,团队乘船前往南日岛。队员们利用航行的三十分钟,向乘客普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海丝结和溺水急救知识。登岛后,队员们在鱼港开展调研船检专业的同学帮助正在修船的渔民一同修理


    南日岛远离陆地交通不便,但渔业资源十分丰富,2014年政府合力创建出口鲍鱼质量安全示范区,让渔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大大增强。现在,海洋仍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第二疆土”和“蓝色粮仓”。

    此次三下乡活动,“海洋蓝,同心圆”团队,走近港口渔村和海岛寻访习近平总书记海洋强国之路,宣传海洋文化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海洋命运共同体”,共促海洋繁荣、共建海洋环境与共兴海洋文化,收获满满。